豫教网

【抗疫专题】你们守护患者,我来守护你们!被央视点赞的这位河南医生就是这么“美”

来源:郑州商学院

内容摘要
郑州商学院一位毕业生成为医护人员“安全守护神”

在抗疫一线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站在污染区和清洁区的边界,把医护人员武装得严严实实送进病房,还要负责把他们从污染区安全地接回来——

他们就是院感医生,被医护人员亲切地称为“安全守护神”。

郑州商学院07级毕业生、现就职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的娄昊就是其中一员。

1.jpg

2月3日晚,接到省卫健委指令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援鄂抗疫医疗队迅速组建——这是我省第三批援鄂抗疫医疗队,也是河南省唯一一支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

娄昊作为有11年党龄的“老党员”,感控科年轻的新生力量,在接到医院通知后,第一个代表感控人员冲向了武汉的战场,踏上了奔赴疫情一线的逆行之路。

去武汉之前,娄昊坦言:“也会担心,而后就是激动,家里也很支持我。”

2.jpg

2月4日下午,去往武汉的路上,娄昊承担了新冠肺炎相关防护知识的宣教工作。

抵达武汉后来不及休息,他就立刻投入到紧张的感染防控准备工作当中。

防护用品的穿脱流程十分繁琐,却尤为重要,因为它是保护一线医护人员的最重要的屏障。娄昊反反复复为大家讲解最新版院感的流程与防护服穿脱及注意事项,确保进入方舱的每一名队友都防护到位,尽全力降低一线医护人员的感染风险。 

2月5日下午,娄昊随队出发前往3公里外的武汉国际会展中心改建的方舱医院实地考察和对接工作。

会展中心被改造成了可容纳1800位病人的“武汉江汉方舱医院”。

在协和医院老师们的指导和9支国家救援队院感专职人员的集体智慧下,大家利用医院现有的条件,仔细梳理了出入口通道的流程和布局,将展厅的各个出入口进行了功能划分,并在医务人员出入口外设置缓冲区域,供医务人员进行清洁衣物存放、流动水洗手、穿脱隔离服等操作,同时提出可行的建设措施。

3.jpg

6日凌晨,各医疗队集体提出的改进措施已逐项开始执行。

医务人员通道的建设和分隔优化,基建科连夜就开始动工。

这一天,是武汉江汉方舱医院对外正式接收患者的一天。

这一天,娄昊会同同一驻地酒店的广西、浙江医疗队的院感医生制定了一系列关于酒店公共区域消杀的规定和相关要求等详细的处置措施及流程,为队伍之间的交叉感染做好防控。

7日早晨,整个方舱医院在所有部门的配合下理得越来越顺,感控流程也逐步规范,医护人员的排班也终于走向正轨。

准备工作结束了,对于娄昊来说,而他的工作不过是刚刚开始。

4.jpg

穿防护服难,脱防护服更难。

医护人员需要在不接触污染面的情况下脱掉防护设备,这是娄昊最紧张的时刻。

医护人员一天4个交接班——凌晨2:00、早晨8:00、下午2:00、晚上8:00,从到达武汉第一天起,娄昊每天四次往返方舱,从未缺席。

每次交接班他都要跟着上班的人去方舱,领用防护物资后核查防护用品质量,如发现不符合防护要求的,会立刻更换队伍自备的防护用品,指导进舱人员穿戴防护用品时要熟练且细致,穿好后要自查互查防护是否到位、规范;然后在医务人员出舱时,再去污区外近距离、一对一、逐步指导出舱人员无暴露脱除防护,联系好通勤车辆,与下班人员一同返回驻地。

6.jpg

通常,娄昊只有在交接班的间隙才能回驻地休息一会儿,一天只能睡大概6小时,还要被硬生生掰成3次,他自己称之为“碎片式”睡眠,抽空就睡,生物钟重新调整,全力适应工作状态。

队友郑大一附院郑东院区综合医学部科护士长周纪妹说,娄昊的一天24小时被生生隔成了好几段,“他是我们队里的‘纸片人’,作息时间被我们医护人员生生‘撕‘成了小碎片。” 

“因为有院感专业人员,我们非常有信心保障我们每个进舱队员的安全,他是我们的保护神,应该好好谢谢他。”郑大一附院郑东院区呼吸与危重症学科三科主任王宏民这样评价娄昊。 

队友们的肯定是娄昊最感动的时刻:“大家告诉我有我在,他们可以更加安心地去为患者服务,这是最让我感动的,我想跟我的队友说:你们尽全力去保护患者,我来保护你们!”

5.png

“一线医护的目标是消灭病人身体里的病毒,而我们感控人的目标则是消灭医疗环境中的病毒。”

正如队友们所说,感控工作尽管没直接体现在治疗患者上,但通过各项琐碎而细节的工作,尽可能地降低医务人员和患者的感染风险,对防控疫情起到了很大作用。 

得知疫情期间母校有很多师生也投入到了家乡疫情防控工作当中,娄昊嘱咐大家:“防护好自己才能更好地为大家服务。”

关注豫教了解更多前沿资讯

责任编辑:臧文佳


Copyright © 豫教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9002558号